竟是这结局!章莹颖案今晨宣判,凶手当场低头笑了...
从2017年6月9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的中国学者章莹颖失踪至今,时隔2年多,几经波折,终于有了结果:谋杀章莹颖的凶手克里斯滕森被判处终身监禁且永不得保释!我们不同意这样的结果但我们都希望能带莹颖回家!
美国中部时间7月18日下午4点,北京时间7月19日早晨5点,美国伊利诺伊州中区联邦法院正式宣布:2017年6月谋杀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凶手克里斯滕森被判处终身监禁且永不得保释。
由12人组成的陪审团经过一天的闭门审议后,无法就判处死刑达成一致,克里斯滕森免于一死。具体几名陪审员反对死刑,目前尚不得而知。当听到陪审团告知法官无法就死刑达成一致时,克里斯滕森当场低头露出了笑容。同时在场的章莹颖父母面无表情,他们和律师稍后将举行记者会。
据央视记者在庭审现场观察,12名陪审员中7男5女,有11名白人,年龄在35岁到50岁之间。陪审团是根据“随机加面试”的遴选原则选出,大都为案发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当地居民。在为期两周的量刑听证中,检方出示了大量证据指出,凶手蓄意绑架、强暴并谋杀章莹颖且作案手段极其残忍,而且至今不肯交代章莹颖遗体藏匿地点。
而辩方则指出,凶手作案前精神失常且此前没有犯罪记录。今年6月份,陪审团一致判定克里斯滕森犯有绑架谋杀罪以及向联邦执法人员作伪证罪。在美国判处死刑并非易事。根据皮尤公司数据,包括伊利诺伊州在内的21个州已经废除死刑,过去5年只有13个州曾执行过死刑。
☞此前回顾
6月24日裁定:绑架和谋杀罪名成立!据新华社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州中部地区联邦法院陪审团6月24日裁定,布伦特·克里斯滕森2017年绑架和谋杀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罪名成立。
6月24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家人抵达联邦法院。
这项裁定是12名陪审员组成的陪审团一致做出的。在上述裁定结果出来后,章莹颖的父亲在法庭外面向媒体,用中文朗读了一份声明,章莹颖的母亲现场失声痛哭。
嫌犯罪名成立后,章莹颖父亲朗读声明。
章莹颖我们一直没有忘记
章莹颖,女,1990年出生,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2016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并于2016年至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客座学习。
2017年4月,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交流学习。
6月9日,准备去签租房合同的章莹颖因错过了公交,十分焦急,这时一辆黑色Saturn Astra车停靠在她身边,司机声称自己是卧底警察,可以把它带到目的地。
原本有些犹豫的章莹颖,因赶时间还是上了车,但她完全没有预料到接下来的命运。
她的生命太过短暂
据中新网报道,2017年6月1日,章莹颖在她日记本的最后一页,用英文写了这样一句话:生命太过短暂,不能甘于平凡。
这个知性朴实的女孩没有想到,属于她的生命,真的太过短暂。
热情友爱,孝顺父母,关心弟弟,热心公益,憧憬生活……在2019年7月8日开始的量刑阶段审理第一天,章莹颖的同学和好朋友在录制的视频中,这样形容她。
“她无法知道自己的生命会这么的短暂。”司法部检查官詹姆斯•尼尔森说,“章莹颖不仅是一位国际学者……她还是一位忠诚而有爱的女儿……她是她家庭的希望。”
他表示,章莹颖有着美丽的嗓音,喜欢唱歌,“但在2017年6月9日,那美丽的声音坠入无声。”这不是“一个常规的犯罪。它冷血、经过算计,残忍,谋划了数月。”
花样频出 辩方费尽心机逃避死刑
自案发至今,辩方无所不用其极地为凶手开脱,为争取免除死刑百般阻挠,采取了一次次的“拖延战略”,检辩双方的斗争十分激烈。
2018年9月
克里斯滕森的律师称,为了“找到一个无偏见的陪审团”,要求将审判从案发地点伊利诺伊州厄巴纳移至该州皮奥里亚。同年12月6日,联邦法院法官核准了这一请求。
2018年12月
辩方律师团队提出六项动议,包括要求废止联邦的起诉;排除克里斯滕森两次与警察的谈话录音作为证据;排除对克里斯滕森公寓搜查所获取的证据;伊州不主张死刑,认为依据联邦法律以死刑起诉嫌犯,是违反宪法的行为等。
2019年6月12日
章莹颖案正式进入庭审阶段。辩方律师在开庭陈词中就承认克里斯滕森确实杀害了章莹颖,但却拒绝认罪。章莹颖案家属代理律师王志东表示,这是“试图为嫌犯免除死刑的一个策略和伎俩”。
而在定罪阶段和量刑阶段的审理期间,辩方至少4次提出流审动议,但都被法官驳回。
伊州皮奥里亚市法庭。(图片来源:美国《世界日报》特派员黄惠玲╱摄影)
量刑阶段辩方大打亲情牌
当地时间2019年7月8日,章莹颖案进入量刑阶段,截至7月16日,辩方传唤的证人超过20名,包括克里斯滕森的的父亲、母亲、妹妹、前妻、他小时候的玩伴、邻居等。
章莹颖案家属代理律师王志东指出,辩方选择的证人很有用意,试图利用亲情、被告的人生转变、其心理问题、给陪审团施压等方式,让克里斯滕森不被判处死刑。
亲情
7月10日,克里斯滕森的父亲迈克尔向陪审团求情,不要判处儿子死刑。王志东律师指出,辩方故意选用了克里斯滕森的父亲开场,并试图以其声泪俱下的作证打动陪审团。
转变
此外,辩方选择了克里斯滕森人生过程当中的见证人,试图证明,他原本是一个正常的人,甚至相当出色。他是在案发前的一两年发生了很大变化,酗酒是主要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婚姻走向了终结。
心理
辩方先传唤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三位咨询师作证,然后由专家证人左林博士证明,咨询中心在了解到克里斯滕森有自杀和杀人倾向之后,没有按照正常的程序,采取必要的跟进和措施。
推诿
辩方律师还试图把被告的犯罪行为归结于其他人的责任。比如把酗酒归结成家庭遗传的原因,再把成绩下降,婚姻破裂,归结成酗酒的原因,甚至把最后行凶杀人归结成心理咨询中心没有按照程序跟进。
压力
克里斯滕森的父亲在作证的时候曾经说过,他似乎可以接受死刑,但是无法想象他的儿子真正被处死时的情形,说他不忍想象下去。王志东律师说,“这也许是他真实的想法,也许是辩方律师故意造成的效果,即告诉陪审团成员,你今天判他死刑,在他真正被处死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坦然接受,是你剥夺了他的生命”。
章父章荣高(右)、母叶丽凤(中)、弟弟章新阳(左)。(图片来源:美国《世界日报》特派员黄惠玲╱摄影)
(推特@ByMattMasterson)海外网发当时,章莹颖父亲首先感谢了所有为案件提供帮助的人,他表示,“两年来,我们每天都想念着莹颖。直到今天,我们也无法想象如何在没有她的情况下度过余生。言语无法描述我们的痛苦和煎熬。
章莹颖父亲表示:我们的目标从来就是,也将一直是,带莹颖回家。尽管我们不同意这样的结果,我们可以接受罪犯将在监狱里度过余生。我们要求被告告知莹颖的下落。让我们带莹颖回家!
小编有话说如此残忍的手段杀害莹颖,真的令人痛心,社友们怎么看,来评论区里说说吧!
✎南平108社区知多少?
每天打开108的第一件事就是刷头条,拆迁、房价、突发、相亲、情感……那么,每天的头条社友们都认真看了吗?小编出个题目考考大家,问题非常简单,答案就在今日有料中哦!
投票:在7月18日的头条贴中,小偷偷了什么?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一周热帖~
tcy~186740012
修改用户名y
慧羊羊噢
疾风光影
prague布拉格
ct~2218095
水湿提督柴大人
i天线宝宝i
paratrooper丶ixd
tcy~182362531